“情暖桑榆行·黔老谱新篇”专访|六盘水市委组织部部长、市委老干局局长潘静
近年来,六盘水市老干部局坚持以人为本、服务为先,将服务管理工作融入建设幸福六盘水总体部署,办好文化养老阵地,办好孝亲敬老活动,让广大老同志有更多的获得感体验感。
如何充分发挥老同志作用,挖掘银发资源,激励老干部向中心聚焦、向大局聚力,引导他们在助力城乡基层治理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、增添正能量等方面发挥正能量?记者采访了六盘水市委组织部部长、市委老干局局长潘静。
记者:过去一年,市(州)或(省直单位)老干部工作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、服务管理、发挥作用等方面主要有哪些特色亮点?作为老干部局长或处长,您在工作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是什么?有哪些主要体会?
潘静: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,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,以“让党放心、让老干部满意”为目标,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,大力推进精准化服务管理,扎实开展增添正能量活动,全市老干部工作取得新成效。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方面,六盘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《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》和省委办公厅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精神,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以“654”工作法为抓手,打造“凉都桑榆红”离退休党建品牌。截止目前,我市共有退休党员22860人,建立离退休党支部137个,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实现100%。以“六好”党支部为标准,精心打造了市人民医院、市委老干局、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等15个离退休党支部示范点,其中水城区发耳镇、钟山区青年路社区2个离退休党支部获全省先进集体表彰,市委老干局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李秀英同志获“凉都先锋之星”荣誉称号。在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方面,创新服务方式适应新时代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发展要求,转变“物质养老”传统模式,满足老干部“文化养老”、“精神养老”等多元化服务需求,形成老干部服务工作“融合联动”的工作格局。丰富服务活动内容,举行荣退仪式、开展走访慰问、组织参观考察、举办教育培训等大力提高老干部参与组织活动力度;推进离休干部“一人一策”个性化服务和“一事一议”机制进程、完善领导干部包保联系老干部制度、畅通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、细化离退休干部特困帮扶措施等得到离退休干部高度认可和赞扬。在引导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方面,我市通过加强引领,搭建活动平台,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,积极组织全市上千名老同志在疫情防控、政策宣讲、物业服务、矛盾调处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。全市80余名农技、医疗、法律老专家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,40余名老同志参与电视台录制的《见证者·口述三线建设》节目,传播“三线精神”。两千余名老党员志愿者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,展示了“凉都桑榆红”的风采。涌现出王时明、石明全、刘文芳等优秀离退休老干部先进典型。
作为老干部局长,我为我们六盘水持续发挥余热的老同志、勤恳认真的老干部工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,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:近两年连续获得省局“岗位大练兵”赛事集体奖一等奖,23名工作者获个人奖,创新大赛也有所突破,取得二等奖;积极创新服务机制,疫情期间开展“送药上门”活动,解决老干部急难愁盼问题;六枝特区创新离休干部医疗费节约奖机制,盘州市将离退休党建和城市基层党建有机融合,水城区在组织老专家服务“三农”上成效明显,钟山区在国企离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。这些进步,获得广大离退休干部的一致点赞,也为全市老干部工作者增添了工作动力。
记者: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开局之年。新的一年,如何抓好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?
潘静: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推进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,我们从五个方面抓好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。一是围绕政治统领,持续加强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。认真开展“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”活动,认真筹备主题教育,确保重大政治任务落细落实。我们将继续结合中办发〔2022〕31号文件、黔党办发〔2022〕23号和六盘水党办发〔2023〕11号文件精神及目标考核工作要求,总结推广“654”工作法,探索建立支部共享式活动场所,支部联建开展学习活动,深化送学、送会、送课“三送”工作机制,强化督促指导、示范带动,推动工作走深走实。二是狠抓精准服务,进一步提高老干部满意度。加大督查力度,围绕离休干部“三项机制”、“两项待遇”、无工作遗孀生活待遇及医疗困难补助、特困帮扶等方面对市直单位进行督查,确保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得到全面落实。健全服务机制,提高老干部管理水平,探索建立老干部走访联系、荣誉退休、一人一策、丧事办理等机制,加强离退休干部分类指导服务,增强老干部政治荣誉感、组织归属感、生活仪式感。强化服务活动,以“幸福黔老”品牌为抓手,采取送学上门到家、走访慰问到家、结对联系到家、困难帮扶到家、医疗服务到家“五个到家”服务举措,不断提升老干部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水平。三是充分挖掘银发资源,激励引导老干部向中心聚焦、向大局聚力。以“五强连五心 凉都雁归来”为抓手,加强离退休党支部、关工委、老年大学、涉老组织等之间的协作联动,今年,我们重点搭建了开发研究促进会这个平台,通过以点带面,引导更多老干部参与作用发挥。注重典型的挖掘、宣传,对在服务中心大局、助力城乡基层治理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、增添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作用较突出、示范带头作用好的退休干部的先进事迹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,形成头雁效应。四是抓好“五强化”带动“五提升”,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。持续抓好“数字黔老”APP的推广应用,提高下载率和使用率;提升“离退休干部工作”和“贵州省老干部工作”两个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和点击率,力争在65%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。不断健全“一网一微一平台”体系,加强信息工作考评机制建设,加大“数字黔老”推广应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方面投入,通过适老化改造,提高“数字化”助力老干部服务水平。认真落实“三审三校”制度,加强信息平台管理,加强网宣员队伍建设,提升信息宣传水平。五是重点抓好政治能力、风险意识、服务水平、综合素质“四个锤炼”,全面提升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水平。着力打造政治坚定、作风优良、业务精通的过硬队伍,把老干部工作者培养成为提笔能写、开口能讲、问策能答、遇事能办的高素质干部。大兴调研之风,积极推进理念、思路、方法、载体多维度创新,以创新方法和精准服务持续推动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。